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2019-10-05 22:01
  • 来源: 城市金融报
  • 作者:

  8月6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万众瞩目的大事终于落地。

  临港新片区承担着三大历史使命,它是全球化的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金融开放的新高地。

  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正式确定在上海浦东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宣布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以来,万众瞩目的大事终于实质落地。

  上海陆地东南角的“新区”

  从地理位置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核心区域,位于浦东南汇新城,2012年4月之前这里一度被称为临港新城。位于上海陆地最东南角的临港地区,历史上经过长江泥沙的长年冲积以及钱塘江潮的顶托,不断沉淀,才逐渐形成了这块土地。

  乘坐上海地铁16号线抵达终点站滴水湖站,便可看见这片波涛万顷、形如水滴的人工湖,面积与杭州西湖相当,这也是临港的一大自然景观。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官网介绍,临港,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发展高地。据介绍,12英寸大硅片、上飞飞机装备等重大产业项目先后在临港竣工投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装备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引导基金纷纷在临港设立。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表示,新片区选址临港,既能发挥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空港的国际通道优势,又能与临港产业基础和临港的区域品牌进行整合,符合国际贸易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相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这一趋势,恰恰符合自贸新片区的主导功能。

  不是简单的空间扩大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强调,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而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赵晓雷认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增设新片区与2015年的扩区意义不同。增设新片区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高开高走的新进程,也是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空间拓展。在主导功能上,新片区与现有片区存在差别化特征,即新片区的制度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更集中、更精准地与国际高端要素聚集、高端产业功能培育、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发展相结合,围绕产业链实施制度型开放集成,形成发展新动能,从而带动上海及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根据《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的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之间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在数字贸易方面的限制还比较多。其他诸如国企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环境标准、监管一致性等方面,也都是营商环境高标准经贸规则中的关键点。此外,数据跨境流动问题,也是在全球新一轮经贸规则构建过程中提出来的重要议题。设立自贸区新片区,一定要给上海更大的探索自主权,甚至赋予其一定的立法权限,以便与国际更先进的规则接轨。

  方案显示,临港新片区,将集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我国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拓展金融、贸易、航运领域和总部经济的国际市场服务能力。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主任洪涛认为,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既是2013年7月以来实践的总结,又是其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应用,因此,预计将更具有较好的效果。相信它能够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服务和创新能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去;二是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三是在洋山特色保税区探索新的监管政策;四是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探索内外贸一体的有效路径。郑明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一只额河螯虾的“北繁南养”路


发布于2024-04-19 17:24:38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