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

  • 2021-12-02 16:51
  • 来源: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 作者: 叶林 刘阿敏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踏上新的征程,党员干部应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姿态,一如既往地心系群众、热爱群众、服务群众,读懂弄通“群众”这本书,以苦干实干书写崭新的为民篇章。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干部对群众有多真,群众对干部就有多亲。读懂群众这本“书”,首先得心里装着群众。只有放下自己的“架子”,摆正自己的“位置”,才会实现“双向奔赴”,赢得群众的认可与信任。现实中,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下基层时习惯“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面对群众诉求打“官腔”、讲“官话”,导致党群干群关系逐渐疏离。产生上述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官本位”思想作祟,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放下“官架子”,需要发扬“三省吾身”的作风,时刻检视自己是否弄明白“我是谁”的立场问题,是否搞清楚“为了谁”的宗旨问题,是否想透彻“依靠谁”的方法问题,自觉打掉心里的“小九九”,在新征程上扎实践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庄严承诺。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读懂群众这本“书”,还得深入联系群众、紧密贴近群众。只有卷起裤腿、脚沾泥土,深察民情、遍访民意,才能切身体验人民群众的甘与苦,从而理清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效果。焦裕禄走遍兰考120多个生产大队,总结出治理“三害”的方法;孔繁森跑遍阿里98个乡镇,苦思发展良策......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掌握现状的“显示屏”,是反映意愿的“直通车”,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预警器”。党员干部应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多走出办公室,多深入群众中,在百姓身边真听、真看、真感受,真正摸清群众想什么、忧什么、盼什么,从而掌握“一手资料”、制定“科学方案”。

  “人心是杆秤,口碑赛金杯。”群众的口碑是检验党员干部履职成效的重要“参考系”。践行为民宗旨,不是看口号喊得有多响,而要看究竟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带来多少实惠。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与当地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掏地、挑粪、推土等苦活重活样样做,赢得老百姓的爱戴。“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读懂群众这本“书”,关键得时时想着群众的利益、事事赢得群众的满意。党员干部应挺起担当脊梁、拿出实干劲头,把答应群众的事情,放在心头、摆在案头、抓在手头,真真切切用心、实实在在出力,靶向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坚决不当“甩手掌柜”、不开“空头支票”,通过一件件办成的实事赢得群众的口碑。(叶林 刘阿敏)

编辑: 陈邦银
推荐阅读
瞭望丨西藏筑牢基层健康屏障


发布于2024-04-16 17:13:34

煤宝:我去点亮“小蛮腰”!


发布于2024-04-16 17:10: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