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队伍,走出了108位开国将军,37万人为国捐躯,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
近年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种原因,振兴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2021年,老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3%,产业结构层次仍然偏低,工业支撑带动能力还不够强,高科技企业数量较少。二是基础设施条件仍较薄弱。霍山、岳西、望江、枞阳等县仍不通铁路,中小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城乡防洪排涝等欠账较多,部分地区水电公司电网改造滞后。三是环境保护压力仍然较大。大别山革命老区属典型的生态脆弱带,水土流失较严重,森林质量效益不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亟需加强。四是民生领域短板较多。2021年,老区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6%和85.8%,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力较大。
为把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需要国家进一步支持。
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挂职支援工作力度。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央组织部建立了中央单位干部到革命老区挂职支援工作机制,将六安革命老区列入支持范围。为更好发挥挂职支援政策优势,促进老区加快振兴发展,建议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部委选派干部到六安、安庆等革命老区开展挂职支援工作。
二是建议加大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中央资金支持力度。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地方财力不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较重,建议参照支持西部地区政策,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大中型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重点河湖水生态治理修复、森林防火、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公益性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80%、80%、60%、80%、60%;将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央分担部分提高到80%;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支持范围扩大至老区所有县(市、区)。
三是支持六安市创建国家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1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六安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区域中心城市,建议支持六安市创建国家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探索路径、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