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国内

  • 2024-05-16 16:49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新华社长沙5月16日电(记者 帅才、阮周围)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专家指出,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专家建议,综合施策、科学防治高血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刘龙飞介绍,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主要类型,占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目前尚难根治,但大部分能被控制。而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可以逆转,只要筛查出其原因,便可针对性治疗,令血压得到控制或者完全缓解。发病年龄小于40岁,且家族中有早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脑梗、脑出血、冠心病)的人群,要尽早到医院就诊。

  刘龙飞提醒,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较为隐匿,涉及多种不同系统,常见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其中,肾上腺源性的高血压是最重要的一大类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要做到尽早确诊、干预,避免病情加重。

  5月13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曹宇为患者做心脏介入手术。新华社发(宋楚乔 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曹宇说,针对新发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如果血压没有超过160/100mmHg(毫米汞柱),且没有明显症状,没有合并任何心脑肾疾病,其高血压主要由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那么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戒烟戒酒、减轻体重等,有可能使血压回归正常。

  “生活方式的干预是逆转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曹宇建议,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年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方案。同时,定期的血压监测和医学随访也必不可少。

  刘龙飞指出,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值血压及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积极控制体重。可以采取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以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为原则,在日常饮食结构中加入膳食纤维,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大豆油、橄榄油、鱼油等),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猪油、黄油等)。(参与采写:严丽、李姗)

编辑: 杨杨
推荐阅读
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宣传视频


发布于2024-05-30 17:10:48

热点图片